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活动

【创卫健康宣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小问答

发布时间:2019-11-18 11:20:23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这类药物在控制危害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治愈并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那么我们该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呢,快来了解一下吧!

1.什么是细菌?
  答:细菌是微生物中一大类能独立在外界坏境中生长繁殖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是主要的致病体。


2.什么是免疫力?
  答:免疫力是指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感染的能力。免疫系统由非特异性系统和特异性免疫系统组成,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启动的是非特异性免疫,对病毒无选择性。随着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识别,启动了针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即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3.什么是抗菌药物?
  答: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天然的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


4.什么是耐药性?
  答: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原体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水解酶、钝化酶等),改变细胞通透性,改变药物结合位点等,耐药性严重者可使多种抗菌药物失效(如出现耐药结核杆菌)

5.如何遏制或延缓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答:首先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应用适应证,病毒感染不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其次对有适应证的病人,药物种类、用量及使用时间都要注意,能用窄谱的就不要用广谱抗菌药物,能用一种有效的就不用多种;最后公众应了解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关知识。


6.滥用抗菌药物有什么危害? 
  答:对群体、社会而言,滥用抗菌药物可以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甚至出现超级耐药菌,在有限的医药资源内人类束手无策。如当前耐多药结核菌就成了世界上结核病防治的难题。

7.个人是否可以在零售药店随意购买抗菌药物?
  答: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方便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健和药疗,我国根据药品的安全性对药品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所谓处方药,是指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物。我国的抗菌药物大多为处方药,鉴于其不良反应、耐药和滥用等问题,个人最好不要随意购买抗菌药物。

8.抗菌药物是不是越贵越好?
  答:不一定,药品有其独特的属性,并非“便宜没好货的商品”。药品的疗效取决于是否对症,是否合理。在临床的疾病治疗中,好医生用药并非开大处方,往往几药,甚至是价格低廉的普通药品就可以为患者治好病。

9.感冒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吗?
  答:不需要,感冒一般有病毒感染所致,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故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10.腹泻时能不能随便应用抗菌药物?
  答:腹泻未必全是细菌感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对乳品、鱼、虾及蟹等食物过敏引起肠的变态反应;外出旅行或迁居外地因生活环境的改变使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发生了菌群失调症而引起的厌食、呕吐、腹痛甚至腹泻不止等症状。诸如此类的腹泻并不是细菌感染所致。还有些腹泻,如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和夏季流行性腹泻系病毒感染所引起,而霉菌性肠炎是由霉菌引起。既然病原不同,治疗方法就不应该完全相同,所以应用抗菌药物应当慎重。许多抗菌药物,尤其是口服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或食欲下降,甚至影响肝脏、肾脏和造血功能,其中以广谱抗菌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因此腹泻不能随便应用抗菌药物。

11.烧伤创面可外用哪些抗菌药物?
  答:烧伤创面可选用磺胺类药物,常用的有:磺胺嘧啶银,对绿脓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12.擦破皮肤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应如何选择外用药物?
  答:有二类药物可供选择。一类是抗菌药物类外用药,常用的有莫匹罗星软膏、诺氟沙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另一类是消毒防腐剂,目前常用的有酒精、碘酊、龙胆紫(即紫药水)、苯扎溴铵(即新洁尔灭)、氯己定(即洗必泰)、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等,可作为创面的清洁、消毒或抗感染用。一般可先以消毒液清洗患处,然后外涂消炎膏。

13.孩子感冒发烧就一定要静脉点滴抗菌药物? 
  答:不是的。因为孩子感冒发烧最常见的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等,这些病毒性感染静脉点滴抗菌药物是无益处的,甚至可能冒着发生毒副反应的危险。

14.小儿发烧不能随便服用成人的药?
  答:小儿不能服用成人的药,主要因为:小儿发烧的原因很多,若不明原因就将大人用药物给孩子服用,很容易延误病情或掩盖症状。另外小儿用量与成年人的用药剂量差异很大,有的不是简单地由体重推算出来的,而是根据小儿的生理机能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确定。用量过小可影响疗效,过大可能发生毒性反应,故家长不宜给小儿盲目用药;有的药物只适于成人,如四环素等抗菌药物,8岁以下的儿童不宜应用,否则可致骨骼、牙齿损害,引起四环素牙: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警用于18岁以下非成年人,否则会影响其骨骼发育。

 
15什么时候服用抗菌药物比较合适?
  答:抗菌药物的口服制剂一般以空腹(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为宜,可以较快达到血药峰浓度并且获得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进食后服用脂化物可增加某些抗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应用某些抗菌药物口服制剂时密切关注胃肠道反应、菌群交替性腹泻等现象。

16.哪些抗菌药物宜空腹服用?
  答:有的抗菌药物宜空腹服用,因为饭后服用,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或者使药物利用率降低。宜空腹用的抗菌药物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

17.服用抗菌药物时如何注意给药间隔?
  答:以往的白天给药、晚间停用方案,通常不符合抗菌药物的特点。现在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日剂量可平分为2—3次,每日2次者,可在8时及20时各给1次,每日3次者可在6时、14时及22时分别给药1次。24小时持续静滴一般并无必要。病人一般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

18.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常见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肝肾毒性、特殊毒性(耳毒性)、耐药性等。 

19.为什么青霉素使用前要作皮试?
  答:因为青霉素容易引起过敏反应,过敏反应轻重不等,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故为了患者给药安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都必须作皮试,皮试有阳性反应的不能用青霉素。
20.哪些抗菌药物能引起耳聋?
  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治疗剂量和引起不良反应剂量很接近,稍有过量就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尤其是他们具有引起不可逆耳聋的毒性。我国不少儿童耳聋与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关,已引起医生们的注意。目前国内这类药,有的仅用于结核病治疗,皆不宜用于儿童。这类药包括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

[打印] 作者:gfrmyy
版权所有:广丰区人民医院工会|广丰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