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不可忽视血脂检查
当人们谈到糖尿病并发症的时候,通常都会想起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足和糖尿病肾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谷雪梅指出,事实上,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和家属都没有意识到,在糖尿病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威胁是动脉粥状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
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谷雪梅介绍说,如果水管里水垢越来越多,水管就会堵塞。同样道理,糖尿病患者的动脉中也易长“水垢”——血管斑块,如斑块越长越大,会使血流不畅,一旦阻塞,如阻塞发生在心脏,就有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如阻塞发生在脑部,就有可能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都不是轻松的事情,一旦抢救不及时,就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如错过黄金抢救时间,还可能导致患者偏瘫等严重的情况。而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长期处于受损状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称“坏胆固醇”, LDL-C)更容易穿过血管内皮,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
“内分泌科医生每天面对这么多糖尿病患者,其实我们的工作绝对不是简单给患者调血糖。” 谷雪梅说,“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远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其风险要比与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4倍。内分泌科医生要帮助糖尿病患者评估其心血管疾病风险,要知道,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不是不能控制的。” 她建议,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应进行血脂检查,糖尿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一项应该低于2.6mmol/L,而不是正常健康人群的3.3mmol/L的标准。
坚持使用他汀类药物如果糖尿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高于2.6 mmol/L, 那应该怎么办呢?谷雪梅建议说,患者应寻求自己临床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比如年龄、性别、是否有高血压疾病等情况来综合提出用药方案。她介绍说,国内外的血脂防治指南均提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首要的治疗目标。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而他汀类药物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首选药物。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处理方面,能够减少主要血管事件,例如在减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方面的疗效已超越其他类调脂药物。
谷雪梅介绍说,美国通过20年的糖尿病综合管理的实施政策,在1995年就实现了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平稳下降的拐点,使得他们心血管事件急剧减少。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可以借鉴的。糖尿病患者的胆固醇水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预测糖尿病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015年最新版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疗指南再次强调了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综合管理,提出必须加强糖尿病患者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以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推荐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人群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同时对于4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超重/肥胖等),也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
““很多糖尿病患者说不出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是非常遗憾的,这说明糖尿患者本人,包括患者家属,还没有对胆固醇的危害性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谷雪梅强调指出,“胆固醇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坚持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时间越长,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获益就越明显。